琥珀长时间的放置,会被氧化或者开裂。时间短了,看不出来。但对于一些长达百年历史的琥珀来说,这些变化就很明显了。那些老琥珀会出现明显的裂纹且珀体已明显浑浊,这说明琥珀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再不保存得当,后果将更加严峻。
有人会问,琥珀埋在地里那么长时间,怎么会这么短时间就损坏了呢? 这其实类似于考古学上的敦煌壁画和秦始皇兵马俑。它们在被掩埋后,其所处环境的改变是很缓慢的,而且一般是厌氧条件、温度和湿度恒定。当这些文物被挖掘出来后,不加以保护,结果我国早期挖掘出来的壁画和兵马俑的颜色很快就褪掉了。类似的琥珀也是这样,只不过损坏过程慢一些。那么琥珀的科学保存方法有哪些呢?
综合来说,琥珀的保存地点要避免湿度和温度大的变化,尽量避免阳光和强光线照射,最好也要减少与空气(氧气)的长时间接触。一些珍贵的琥珀可以放置在充氮气的密闭容器中,然后放于恒温箱中。当然这个花费稍稍大了点。在波兰和德国一些小博物馆,我看到他们的一些上百年的波罗的海琥珀很多也已经模糊了。在国外一些条件有限的博物馆,琥珀的保存情况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