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讲到的是正步的起源和历史故事,这次我们要讲的是其他国家是怎么充分发挥其特色的,相互间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十年代时,德国纳粹势力上台后,希特勒大力的推广着普鲁士正步。二战时德国的正步走,主要特点是上身挺直,摆臂的幅度很小,抬腿差不多要达到四十五度,砸步要有力。士兵头上戴着钢盔,伴随着口号,同时抬腿砸脚,整齐的动作和声音简直地动山摇,再加上肩上扛着的步枪。那个时代的德国人面孔很有型,整体看下来确实很让人炫目和震撼。
俄罗斯,他们的正步手臂摆动幅度更加的小,甚至基本不摆臂,但踢腿很高,阅兵式上持旗的标兵正步甚至踢得都超过了九十度,但在队伍中却没有这么夸张,通常也是四十五度或者稍微多点。腿抬高,手臂不动,上半身笔挺,配上魁梧的身材很有气魄。还要求士兵昂着头,下巴成水平线,就会形成一股傲气。整个方队也显得霸气十足。相比德国,他们还喜欢用劈枪的造型,就是把肩上的枪横着放在手上,非常有杀气。不过,近些年来俄罗斯士兵体型都变得消瘦不少,踢正步的精神头没那么好了,没以前那么有气势。
英国方面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正步,被称为“皇家海军式”。特点是双手摆得非常夸张,胳膊肘也不拐,手臂很直的甩成九十度,和地面保持平行。同时,腿也不是直接踢出去的,而是高抬一大步,像是跨越什么障碍的动作。所以步子很慢,就感觉是走一步就停一下。在香港回归的仪式上,中英双方的步伐对比,相信大家都是眼前一亮吧。
展开全文
朝鲜阅兵是最让人胆颤的,士兵都是把腿抬高到超过九十度,而且每步还要跳一下,让观众以为电视信号不好在抖。他们的正步基本不摆臂,上身很直的迈着腿,让人有点不习惯。也有很欣赏这种震撼的效果。朝鲜走这种正步,实际上是照搬苏联的规范来的。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每走几个大跨步,还要来个高抬腿。他们要抬将近一百八十度,每天双方还同时举行降旗仪式。比着赛踢腿,从网上的视频看,印度稍微有些优势。他们的高抬腿每一脚都能超过头顶。而巴基斯坦的不太固定,有时候踢出去才到胸口。
可以说,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管好坏。我们都要尊重人家的文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