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车APP;快智科技在杭州成立并推出快的打车APP;双方均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在线叫车服务。
2013年,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相继获得腾讯和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同年快的打车并购大黄蜂打车。
2014年1月,嘀嘀和快的掀起轰动全国的补贴大战,移动出行由此开始普及。
2014年5月,“嘀嘀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
2014年8月,专车上线,为用户提供高端出行服务。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成长型公司
查看全部▼
2012年,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车APP;快智科技在杭州成立并推出快的打车APP;双方均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在线叫车服务。
2013年,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相继获得腾讯和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同年快的打车并购大黄蜂打车。
2014年1月,嘀嘀和快的掀起轰动全国的补贴大战,移动出行由此开始普及。
2014年5月,“嘀嘀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
2014年8月,专车上线,为用户提供高端出行服务。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成长型公司
2015年1月,滴滴企业级服务上线,专为企业用户提供灵活、高效、可控的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
2015年2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成功进行战略合并。
2015年5月,滴滴“机器学习研究院”成立并展开全球科学家招募计划,开始在全球范围吸引人才来为中国出行产业发展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力。
2015年6月,C2C拼车平台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帮助私家车主和乘客共享通勤出行。随后滴滴推出跨城顺风车服务,将城际共享出行网络覆盖全国。
2015年7月,巴士业务在北京、深圳上线运营, 助力打造移动公共出行生态圈。代驾业务上线,逐步拓展社交代驾、商务代驾、旅游代驾、汽车后市场等细分领域。
2015年8月,与东南亚移动出行领袖Grabtaxi展开包括投资、产品、技术等层面的合作。
2015年9月,全面品牌升级,更名为“滴滴出行”,明确构建一站式出行平台。共享经济模式得到积极肯定。与美国共享出行先锋Lyft展开包括投资、产品、技术等层面的合作。与领英(Linkedin)展开战略合作,拓展移动出行与职业社交协同市场。滴滴入选世界经济论坛2015达沃斯“全球成长型公司”。程维、柳青共同登上《财富》“全球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
2015年10月,获上海市交委颁布全国首张网约车运营牌照。与印度打车行业领袖Ola展开包括投资、产品、技术等层面的合作。
2015年11月,推出“快车拼车“服务,通过大数据算法,将路线相近的多组乘客进行即时匹配,节省出行费用,提高司机收入,有效缓解拥堵。柳青入选《财富》(Fortune)“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榜单。程维、柳青并列《财富》(中文版)“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2015年12月,程维代表滴滴参加在中国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汇报业务动态。宣布与Lyft, Grab, Ola缔结全球战略伙伴框架,打造服务全球50%人口的多元出行网络。滴滴参与创立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
2016年,财富-改变世界的50强。MIT科技评论-全球五十大创新企业
2016年1月,滴滴宣布2015年完成14.3亿订单,成为仅次于淘宝的全球第二大在线交易平台。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推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交通安全保障框架。同时为司机和乘客推出行业领先、单人保额高达120万人民币的“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项目”。开放平台上线;对第三方应用及个人开发者全面开放SDK接口。
2016年2月,首开春运跨城顺风车,共有约200万人通过顺风车返乡返城。
2016年3月,全平台日完成订单突破1000万。
2016年4月,与Lyft完成产品跨境联通,滴滴用户可通过滴滴APP在美国打车。截至2016年4月,腾讯地图、新浪微博、58同城等400多个第三方应用和个人开发者产品已接入滴滴开放平台。
2016年5月,专快车日订单突破1100万,全平台日完成订单突破1400万。机器学习研究院升级为滴滴研究院。同时,研究院与UDacity合作启动全球算法大赛,推动移动出行领域技术突破与人才开发。滴滴宣布获得APPLE (苹果公司)10亿美元战略投资。柳青入选《快公司》(Fast Company)评选的“全球创新百人”。
2016年6月,滴滴宣布完成总额7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滴滴入选《MIT科技评论》评选的“五十大创新企业”。
2016年7月,中国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将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
2016年8月,收购优步中国。滴滴因对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的贡献而入选《财富》杂志评选的“改变世界的50强”。
2016年10月,宣布与猫途鹰(TripAdvisor)合作。双方将把交通出行、酒店住宿、景点攻略等一系列需求供应结合起来,打造旅行和用车的完整旅游生态链,方便用户在搜索、计划及管理旅程时轻松出行。程维与柳青双双入选《名利场》杂志“全球新中坚“榜单。
2016年11月,滴滴在具有“硅谷奥斯卡“之称的“TechCrunch Crunchies Awards”上,获得“全球五大年度最佳创业公司”提名。滴滴接入公安部“团圆”系统,成为中国儿童失踪信息权威发布渠道之一。程维参加在中国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公私合营(PPP)建设智慧城市的交通系统。中国人社部发布文件,鼓励滴滴等企业积极参与去产能地区与产业再就业工程。与安飞士巴吉集团(Avis Budget Group)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为滴滴用户在近17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应用内预定租车服务。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建立战略合作框架,双方将在产品、市场、品牌、数据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出行服务。
2016年12月,柳青入选《日经亚洲评论》“2017变革者”榜单。
2017年1月,滴滴成为巴西最大的本土网约车公司99的战略投资人。继天津、南京和沈阳之后,深圳与滴滴签订智慧交通合作协议。上线滴滴快车和滴滴巴士的微信小程序。海外租车服务正式上线。
2017年2月,春节期间,跨城顺风车为848万乘客提供出行服务。滴滴升级组织架构,成立快捷出行和品质出行事业群、智慧交通FT(Feature Team)团队、国际业务事业部、汽车资产管理中心,并对安全管理部进行了升级。
2017年3月,成立女性职业成长计划“滴滴女性联盟”。在美国山景城成立滴滴美国研究院,将重点发展大数据安全和智能驾驶两大核心领域。获得天津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及全国通行的网约车在线服务能力认定。
2017年4月,完成新一轮超过55亿美元的融资。ofo单车接入滴滴App。柳青入选《时代》2017年全球影响力百人榜。
2017年5月,无障碍专车、宝贝专车上线。与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成合作。双语功能在北京、上海、广州试运营。获得北京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2017年6月,柳青参加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
2017年7月,滴滴宣布开源Android端插件化框架VirtualAPK。滴滴宣布联合领投东南亚地区领先的按需出行和移动支付平台Grab的新一轮融资。滴滴发布司机端护航系统,检测危险驾驶行为。
2017年8月,滴滴宣布与欧非地区共享出行的领先者Taxify达成战略合作。滴滴宣布与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移动出行网络平台Careem达成战略合作。
2017年9月,滴滴用户可以使用Apple Pay。滴滴豪华车推出双语服务。
2017年10月,推出盖亚数据开放计划,以推动交通领域学术研究。
2017年11月,启动新的合资项目发展新能源汽车服务。滴滴美国研究院在硅谷山景城落成。
2017年12月,完成74.3亿次出行服务。
2018年,快公司-2018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中国榜)。清洁技术集团-全球清洁百强。CNBC-全球最具创新性企业50强。财富-改变世界的公司。Google Play 2018年度大赏-最具潜力应用(墨西哥地区)
2018年1月,收购巴西本地移动出行服务商99。此次投资将进一步深化滴滴出行和99的合作,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多出行选择,促进拉美移动出行市场繁荣。在滴滴App内推出共享单车平台。成立AI Labs,加快推进全球智能交通技术发展。
2018年2月,服务香港民众的“快的Taxi”完成全面升级,滴滴出行品牌正式进入香港。与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汽车、东风乘用车、东风悦达起亚、华泰汽车、江淮、吉利、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奇瑞、中国一汽、众泰新能源等12家汽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新能源共享汽车服务体系。与软银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在日本为出租车行业提供平台服务。
2018年3月,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发行全国交通出行领域新型供应链首单金融资产支持证券(ABS)。
2018年4月,正式在无锡开展外卖业务。成立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涵盖已有的汽车租售、加油、维保及分时租赁等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在墨西哥推出滴滴快车业务。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洪流联盟”,共创汽车运营商平台。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女性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及跨国合作领域开启双方在新兴市场中的合作。
2018年5月,公布实施阶段安全升级措施。
2018年6月,更新原有的紧急求助功能等安全功能。外卖业务进入南京、泰州和成都。快车服务落地澳大利亚墨尔本。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进入日本出租车打车市场。专车品牌及服务全新升级,更名礼橙专车。
2018年7月,与大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智能出行发展。与Booking Holdings达成战略合作。
2018年8月,汽车服务平台升级为小桔车服公司。小桔车服收购嗨修养车,共同构建车主服务生态。顺风车业务下线整改。
2018年9月,公布安全大整治阶段进展,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并试行深夜运营规则。全平台司机安全培训计划全面升级,开通面向全社会的意见建议通道。筹建安全监督顾问委员会。
2018年10月,持续公布国庆长假出行安全运营及应急保障工作进展。持续开展司机和乘客意见征求工作,并针对用户关心的问题公开回复。持续投入客服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升级安全保障功能措施。
2018年11月,试行“公众评议会”,邀全社会共同探讨平台治理。持续加强司机的安全审核、人脸识别及司乘两端的交通安全提示和安全教育力度,完善各项安全保障功能措施。
2018年12月,开启滴滴出行安全月,积极配合各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升级调整组织架构,升级安全管理体系,成立网约车平台公司,汽车运营和车主服务升级为新车服,成立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升级出租车业务产品,升级财务经管和法务体系。试点试行“乘客醉酒乘车”规则。向全社会公开《安全管理整改方案》,主动接受监督,坚定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2019年,CNBC-全球创新企业50强。BrandZ-全球品牌百强榜。Campaign Asia-中国品牌百强榜
2019年1月,滴滴金融服务上线,助力出行、惠及生活。小桔车服启动北京+杭州“双总部”战略。与广东省公安厅达成战略合作,就“一键报警”展开深度警企联动。小桔车服独立APP上线,构建赋能型车主服务平台。乘客醉酒乘车规则拓至全国15城。小桔车服启动共享汽车开放平台。滴滴旗下小桔车服与北汽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京桔新能源”。网约车平台公司管理团队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
2019年2月,“打击黑产专项组”2018年协助警方破获25起违法案件,进一步保障用户利益和出行安全。
2019年3月,安全攻坚200天,密集推出一系列安全保障举措,全员上下一心、全力以赴All in安全。携手BDD启动CVPR 2019 WAD挑战赛,邀全球高手解决自动驾驶领域重点难题。小桔车服升级租车业务,滴滴共享汽车更名为小桔租车。
2019年4月,顺风车事业部发布一封信,公布顺风车业务整改情况和计划。上线“有问必答”,围绕用户关注的问题开展公开讨论、意见收集和回复。在日本东京和京都正式上线出租车叫车服务。与全球顶级自动驾驶研究联盟BDD达成战略合作。AI Labs人脸检测算法包揽WIDER FACE评测五项世界第一。智利总统皮涅拉访问滴滴,称赞中国智慧交通经验。
2019年5月,发布群雁智能出行开放平台。小桔养车与雪佛龙达成战略合作。与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2019年6月,召开安全生产月保障会,持续开展安全透明化行动。公司成立7周年,召开内部大型“吐槽会”,进行深刻反思与自我批评。正式进入智利和哥伦比亚,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和智利第二大城市群瓦尔帕莱索大区开展出行业务。公示《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全社会公布《滴滴网约车驾驶员防疲劳驾驶规则》。上线“安全发布”,面向社会公开透明、公示安全运营情况,并积极听取用户意见和建议。与南网电动达成战略合作。与广汽集团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
2019年7月,安全攻坚300天,首次举办安全主题媒体开放日,详细公布近期安全工作进展,并坦诚沟通目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积极倾听社会各方意见、建议,推动共治、共建、共享出行安全。与海南省交通控股、南方电网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公布实施《滴滴网约车遗失物品处理专项规则(试行)》。推出网约车开放平台,将向一汽、东风、广汽等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开放,连接开放平台运力和海量用户,解决用户出行问题。顺风车安全整改325天后,首次举办媒体开放日,分享安全整改进展,征集用户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产品方案。与北京交研院开展战略合作。正式在澳洲布里斯班提供快车服务。与Symphony投资基金达成战略合作。获丰田汽车6亿美元投资。与腾讯成立互联网安全联合实验室,共同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2019年8月,与BP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布局新能源车充电网络。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专注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与万达酒店及度假村战略合作,打通出行与酒店领域的资源和服务。公示《滴滴网约车文明乘车指南》征求意见稿,倡导文明出行。试行未成年人乘车新规则:有条件允许16岁以上未成年人单独乘坐网约车。顺风车安全团体标准立项,滴滴顺风车与多方探讨如何提升安全运营水平。升级网约车安全产品,保护醉酒乘客。
2019年9月,《滴滴网约车文明乘车指南》正式发布。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属企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网约车行业首个安全标准——《滴滴网约车安全标准》。
2019年10月,安全攻坚一周年,推出、升级安全功能20余项。与万豪国际签署战略合作。
2019年11月,顺风车在部分城市陆续上线试运营。在墨西哥城上线外卖服务。
2020年,CNBC-全球创新企业50强
2020年1月,在全国51个城市62个火车站共建网约车专属上车点和通道。携手车厂,在墨西哥启动拉美首批电动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武汉、北京等地陆续成立“社区保障车队”和“医护保障车队”,免费接送医务工作者、服务社区。
2020年2月,在全国106个城市设置司机防疫服务站,为坚守在服务一线的司机师傅免费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尝试在网约车内加装防护隔离膜。
2020年3月,与多个主管部门合作推出“智慧防疫码“,乘客扫码即可查看车辆消毒记录或登记乘车信息。与退役军人事务部签署退役军人就业合作协议,计划为退役军人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
2020年4月,滴滴医护车队在各地陆续转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益服务。将网约车防疫经验、医护保障车队、抗疫扶助基金等措施推向滴滴海外市场。公布未来3年全球战略:坚持用户导向,安全稳健增长。
2020年5月,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青桔品牌与国网什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两轮出行能源服务展开深度合作。
2020年6月,顺风车陆续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运营,并逐步恢复跨城服务。滴滴货运在成都和杭州正式上线进行试运营。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启动,滴滴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
2020年7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首部网约车、顺风车安全团体标准,滴滴作为企业参编单位参与标准起草工作。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滴滴拼车更名“青菜拼车”发布全新独立品牌。推出新品牌“花小猪打车”。升级APP至6.0版本。
收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