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妊,有一些有趣的传说。《论衡》一书说:“传言黄帝妊二十月而生。”一般人都是母亲怀胎十月而生,黄帝在母亲的肚子里面竟然呆了二十个月。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的儿子,母亲叫附宝。附宝在田野中看见大电光环绕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天枢星,有感而怀孕,二十个月后生下了黄帝。黄帝有圣明之德,与炎帝争当天子,双方大战于阪泉之野,黄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妊字经常与娠字连用,组成妊娠一词,这是两个意义相同的字连用。甲骨文娠字的字形由女和辰两部分构成的,女表与女性有关,辰表读音,一般认为是一个形声字。本义也是指怀孕。
说文解字说:"娠,女妊身动也。"这是说女子怀孕身体有所动。这启发我们,娠中的辰不只是表读音,应该也表意义。因为以辰作声符的字多带动这个含义,比如震表示震动、地震,振表示抖动,娠是指怀孕后身体有所动,三个字构成同源词。这样看来,娠中的辰有动的意义,娠既是一个形声字,又是一个会意字。
怀孕身心有所动我们在古书上可找到例证。《诗经•大雅•生民》是一首周民族的史诗,记述周民族始祖后稷的事迹,歌颂他的功德。后稷的母亲叫姜嫄,诗中说她在郊野"履帝武敏歆",于是怀孕。"履帝武敏歆"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上帝在野地里留下一个大的脚印,姜嫄脚踩了上帝大脚印的大拇指的地方,心有所动,于是就怀上了后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